发布者:发布时间:2020-02-28浏览次数:1160

2020年春季学期,在突然其来的疫情面前,南大师生以自己的行动践行着责任与担当。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信息管理学院全体师生同心协力、共克时艰,以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和细致扎实的工作作风,探索实践“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不断探索有效路径,不断丰富育人内涵,致力全方位关心学生身心健康与学业成长。

在线教学:在实践探索中日渐醇熟

凡事预则立。在学校的部署指导下,信管学院在假期里迅速成立疫情防控期间教育教学工作领导小组,开展学生身心健康与在线学习硬件条件问卷调研,进一步征集教师意见后制订了整体教学方案,为在线教学教育工作厘清了思路、梳理了框架。接着,在教务员细致协调下,本学期全体任课教师分别汇聚在各专项工作群,及时获取学校各项教学安排和培训指导。以分管教学副院长、教务员为主,逐一和任课老师确认开课方式和时间。任课教师们纷纷克服困难,除了认真备课提升课程质量,更是积极学习qq直播、腾讯会议、zoom、录屏软件等网络教学工具,在微信群中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寻找适合的在线教学方式方法。学工方面,辅导员与全体同学进行沟通确认,确保每一位同学做好在线听课准备,并及时跟进了解学生课堂出勤率和听课情况。经过前期充分准备,学院线上教学进展顺利,第一周学院开设本科课程30门,其中必修课14门,选修课16门,学生出勤率达到了99%

摸着石头过河,及时总结经验非常重要。在线教学开展以来,老师们在微信工作群里热烈讨论上课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分享授课经验。其中,无法面对面教学,师生互动不足是老师们面临的一大挑战。大家集思广益,着重探讨何种方式可以提高同学们的参与度,如何充分利用好已有的教学资源等,如杨建林老师就提议每次课程都布置作业——“简述本讲课程的主要内容;在该讲内容中你有哪些疑问?是通过什么手段解决的?具体的结果是什么?”,督促学生认真听讲。

空间可变,时间可变,形式会变,南大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承诺不会变。编辑出版学专业王鹏涛老师本学期开设本科核心课2门、研究生课程1门。王老师的夫人是医务工作者,奋战在抗“疫”一线,他本人寒假期间身体抱恙,家中还有年幼的孩子,但王老师仍全身心投入在线教学工作中,想方设法学习新技能,言传身教,传递“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王老师说:“线上教学付出的努力比线下教学还多,个人事前其实略有焦虑,但是实际上录播和在线互动的难度并不是很高,在线教育和突发事件的机缘凑合,让我们有了一次集体突破的机会,学生的积极参与、理解和鼓励,助教的配合和支持,都让老师有了继续完善网上教学的动力。”

除了教学计划中的课程,信管学院的老师们还积极响应号召,推进专业课程的幕课建设,目前已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线了“信息资源管理导论”、“数据思维”、“区块链与创新思维”、“目录学”、“知识创新与学术规范”等课程,截止目前已经有18千多人参加在线学习,助力疫情防控期间无法到校的全国各校学生。

课堂之外,毕业班学生的论文进展情况也是老师们关注的重点。开学,学院在2016级本科学生中进行了专项调研,95%的同学表示论文基本能按计划完成。但疫情也给同学们的论文写作带来了挑战,4位同学不得不更换论文题目或内容;居家科研条件的不足、心理压力大等也对论文写作带来不利影响。目前,导师们正利用qq、微信等远程通讯手段开展毕业论文指导,分享网络资源、指导学生利用好网络进行论文撰写。

求学问道:莘莘学子宅家修行律己身

在线教学的成功实践,离不开老师们的付出,也得益于同学们的认真与专注。越是困难的时刻,越是对师生的共同考验。2月中旬,学院学工办向同学们发出《阳和启蛰 品物皆春——致信管学院全体学子的一封信》,提出鲜明倡议:在又是一年春来早,正是男儿读书时的早春时节,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在自我管理和自我领导的考验中,自律自强者胜!导师们也纷纷通过组会、邮件等方式敦促和提醒同学们进入学习状态,师生共同营造健康积极的学习氛围。

事实上,信管学子正在用实际行动秉承优良校风学风,积极认真参加课程学习。例如,有20余名同学身处新疆、西藏、泰国等地,“早八”的课程,意味着在当地5点半就要起床准备上课。时差并未成为学习的障碍,17级古丽巴哈尔同学说“本来因为时差想退掉一门选修,但是听了一节课有点喜欢,就舍不得退了”。18级有同学反映说,“开课以来,最深的体会,就是一定要对自己负责。目前自己独自一人居住,在这种情况下,“懒”字成了大忌。一个人在家,不在学校,身边没有时刻争分夺秒的同学,没有人再警告你,现在要学习,功课很多,学业很繁重,在家里很容易染上一种松散、慵懒的心态和生活方式,有时又会想其他同学是否有在好好学习,是否会拉开差距,最后导致恶性循环,心力憔悴。对自己负责,保证身体健康,尽管身在这不到百平米的房子里,但是要让思想遨游远方,这就是我们在疫情防控期间对学校、对老师、对同学、对家人、对自己的承诺。”在线教学将主动权进一步从教师转移到了学生,让大家进一步去思考为什么学习、怎么学习。

同向同行:全面关怀温暖就在身边

学院是同学们的温暖之家。在师生共同努力下,各类线上党团活动开启了特殊的第二课堂,引领和陪伴同学们保持良好心态、安心学业、养精蓄锐、迎接挑战。224日,学院团委邀请欧洲文理科学院院士叶鹰教授,为同学们带来专题讲座“经典选读与研究选题”,来自信管学院和社科试验班的140名同学主动参加了在线学习讨论。辅导员和导师们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关注同学们学习生活,更多心理辅导和就业指导工作,正陆续在线上展开。各党支部积极开展线上组织生活,教育引导党员师生在当前教学科研和疫情防控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学院正不断涌现师生抗击疫情的先进事迹,无论是普通任课教师,还是主动报名社区志愿者的青年师生,又或是克服困难做好本职工作的普通工作人员,都带给这段特殊岁月以温暖力量。

 


隔离不隔心、隔离不隔爱。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特殊时期的“云端”互动,打破了空间局限,彰显了南大人的责任与担当精神。无论任何时候,无论任何环境,南大师生在哪里,“书桌”就在哪里,成长就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