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发布时间:2020-03-16浏览次数:1349


自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以来,我院响应“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各课程开展线上教学,网络直播平台、在线会议平台成为了此次线上教学的重要支撑。疫情无情人有情,虽然老师和同学们不能面对面交流,但通过网络传达出来的求知欲、师生情也给这疫情影响下的特殊学期增添了一抹亮色。

我院的老师们认真备课,通过辛苦的准备,运用了腾讯课堂、zoom、教学立方等多种线上教学手段,使得各类线上课程得以顺利开展。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的背后,是老师们竭尽全力想要把知识传递给同学们的热切关怀,也是老师们殚精竭虑地保证教学质量的良苦用心。


linux程序设计》,汤恩义老师

linux程序设计》从软件开发人员的观点和角度出发深入讲解 linux 系统的基本原理,系统结构,以及使用方法,并介绍该平台下的编程知识和功能支持,带领同学们进入自由软件和开放源代码软件的广阔世界。

(汤恩义老师)


最开始收到线上授课的通知时,汤老师表示失去了线下授课多年的经验和熟悉的环境支撑,其实心里很没有底气,但是为了不影响同学们的学习,下定决心要做好线上课程的准备。经过细致的考察,汤老师选择了腾讯课堂平台进行教学,这个平台本身就是为了线上教育设计的,相关技术较为成熟,功能比较全面。平台的签到工具和录播功能十分便利,能够有效缓解汤老师开课前担心的学生上课不够专注的问题。

(汤老师在腾讯课堂的上课画面)


谈到线上与线下的差异时,汤老师和其他老师一样,表示线上线下各有利弊。在线下课程时老师可以通过观察同学们的表情来知道当前讲解的知识点同学们是否听懂,发现同学走神时可以想办法帮他集中注意力。而线上课程允许同学们匿名发消息,可以让平时害羞的同学更敢于表达。

最后汤老师希望同学们在接下来的线上学习生活中能够多看几遍回放,相关知识点多查阅资料,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多实践。


《需求与商业模式创新》,匡宏宇老师

本课程是软件工程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今年除需求工程的内容外,还额外添加了商业模式的部分,帮助学生从需求和商业模式两个角度去分析理解一个软件的生命过程。

(匡宏宇老师)


本课程大多数的内容都是全新的,没有以前留下来的ppt。而这些内容的知识性很强,上课如果不加入一些例子就会十分枯燥。为了使学生们能够更好地吸收知识,匡宏宇老师曾通宵备课到早上7点。不仅如此,匡老师还时时反思上课时举例子和对知识点的讲解的时间分配,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在第一次上课前,匡宏宇老师其实有点担心直播中会出现各种状况影响教学。然而第一次直播课时,匡老师看到一百多位同学都准时进入直播,感受到了同学们学习的热情,在和同学们的互动中逐渐放松了下来。

(匡宏宇老师的直播画面)


对于线上与线下教学的区别,匡老师表示作为一个比较传统的老师,他喜欢线下上课时和同学有眼神的交流,也喜欢课间、课后与同学面对面交流答疑的形式。但是线上教学也是有好处的,同学们对于课堂的反馈会以弹幕的形式快速地传达到老师手中。匡老师还表示十分期待恢复线下授课后,能够见到线上发言积极活跃的同学,和同学们有更紧密的交流。

最后匡老师给同学们接下来需求课的学习提出了两点建议,第一是需求课作为一门知识点十分多的课程,是一套完备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所以要在掌握之后形成知识网络,将知识变成一种思维方式,进入这种状态后这门课就不会觉得难学了。第二是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做大作业,通过大作业把知识融会贯通,通过大作业的训练,创造出能让老师感到惊喜的新东西。


《软件工程与计算iii》,房春荣老师

《软件工程与计算ⅲ》是软件学院的专业核心课之一,该课程由刘嘉老师、匡宏宇老师和房春荣老师共同执教,课程承接软工一和软工二,以团队实践和阶段交换为特征,通过开发一个中等规模软件系统的方式,培养学生对程序设计和软件工程方法的实际运用能力,同时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和项目管理能力。

(房春荣老师)


虽然是首次在线上进行教学,但是老师们早有准备,课程由线下转为线上并没有带来特别大的影响。《软件工程与计算iii》这门课程从去年十二月份就在准备面向学生的习题,教学的计划和对学生们的要求在二月初就已经制定好了,因此教学可以有条不紊地展开。软工三这门课程采用了基于教学立方平台录播的形式,房老师认为将课程内容录制成精致的教学视频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一个完美的教学视频的制作,包括修改ppt,对着ppt先讲一遍并录音,将录音转换为文字稿,再对着稿子重新录制一遍和剪辑修正录制中的错误等繁琐复杂的过程。为了给同学们最好的课堂效果,老师们纷纷化身剪辑小能手,教务处也为老师们提供了许多录视频的方式。

房老师也表达了对线上教学中同学体验的关心,他提到,软工三这门课程十分注重实践,对同学们团队协作的要求大大提高了,以前可以让同学们在课堂上演示代码,让其他同学了解优秀的同学的做法和好的方向。而现在同学们只能线上交流,团队沟通的代价也变大了。同时,房老师也表示线上教学使得老师们对于同学们的督促减少了,线下教学时老师可以方便地和同学们面对面交流,现在想要聚起来开会凑出时间很难,这对同学们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于接下来的线上学习生活,房老师希望同学们可以采用更加多元化的团队协作方式,将各种协作工具利用起来,提前适应wfhwork from home)的趋势。


学生感想

在家上网课确实是一次全新的体验,老师们成为“主播”,“听懂了抠1,听不懂抠2”,“大家把需求两个字打在屏幕上”,“大家可以在屏幕上画一画表示对陶老师的感谢”,等等,老师们通过网络教学的形式也极大地调动了大家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大部分老师都会有录播视频,这样同学们有没听懂的地方还可以课下自己回顾、查漏补缺。尽管如此,网上授课也有一定的劣势,有时网络卡顿,对同学们听课造成了困扰。此外,网上授课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毕竟没有老师的监督,所以要增强自制力和自觉性。希望疫情尽早过去,感谢为我们辛苦授课的老师们!

在疫情期间,作为学生的我们,汲取知识与提升能力自然也不能间断。虽身不在校园,但是快捷便利的互联网技术,为宅家的我们提供了一种新颖的学习途径。作为一名软件学院的学生,我感觉网课这种授课方式相比于学校的线下授课差别并不是很多。由于我们主要任务与动手实践都在电脑上完成,所以老师授课的方式对我们课后的其他学习活动影响并不是很大。而且相比于学校的走动的上下课,在家可能更会减少一些时间的开销,对于我们支配一天确定的24小时,有了更多选择。当然,网课也有一些不便。比如无法面对面的交流,对于小组合作或者和老师讨论会有一些阻碍。

为应对冠状病毒,我们不得不待在家中用网课的形式开学。相比于线下,网课的优劣势还是比较明确的。好处在于其便捷性,听课可以保证不受座位与音量的制约,不用考虑占位置。但是由于不同课程要求的平台不同,需要准备多种环境,授课效果很大程度上会受到网络的制约,而线上形式也会使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受到影响,信息流失相比较大,而家中分心的事情较多,有时也不利于自律性不够的同学学习。上网课的时候,我偶尔会想:好想念大家啊。


(图文来源:南京大学软件学院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