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发布时间:2020-03-17浏览次数:994


根据学校工作部署,经过前期的充分准备,我校开展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在线教学,努力减低新冠肺炎疫情对教育教学工作产生的影响。在院系和教学单位的精心安排下,全体师生齐心协力,217日全面如期线上开课。胡金波书记和吕建校长一直关心本学期在线教学的准备和运行情况,近期走进在线课堂,了解教师线上授课和学生在线学习情况,并向全体任课教师表达了感谢之情。

310日,吕建校长登录中国大学mooc平台聆听“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李向东教授的《宇宙简史》课程第四讲“时间都去哪儿了?”。李向东教授对这一主题娓娓道来,恒星虽然既遥远又古老,但借助科学的方法可以揭开它们的年龄之谜,他还特别介绍了钱德拉塞卡等杰出科学家做出的重要贡献,展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对待自然规律的态度。

《宇宙简史》是南京大学课程思政标杆课程,《中国教育报》等曾专门做过报道,在高教界产生了广泛影响。该课程通过介绍8个融合科学和哲理的问题,反映天文学研究的方法与成果,揭示宇宙之美及其背后的规律,反映人类宇宙观的发展史、天文学家的探索史和人类认识自我心路历程,启发学生对自然和自我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这门课程本学期采用spoc的方式开展,我校有580多名学生修读。

吕建校长还了解到李向东教授本学期共开设了三门课程《宇宙简史》《普通天文学》和《天文探秘》,都是依托中国大学mooc平台开设的spoc课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他感谢李向东教授积极投身在线教学,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着力将价值引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在学校新一轮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过程中,强调以德为先,重视育教融合,应该涌现更多像《宇宙简史》这样的课程思政融合创新课程。

314日下午,校党委书记胡金波在线收看了中科院院士、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沈树忠的网络直播课《恐龙大灭绝之谜》。为了给同学们带来最佳体验,沈院士上午就进入直播间调试设备。下午4点,课程正式开始。沈院士就恐龙家族突然灭绝的原因,重点介绍了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假说,并分析了铱含量、地震波、化石中的燃烧痕迹等相关依据,不仅带领大家探索恐龙灭绝之谜,也让大家领略了科学研究的过程以及严谨的态度、求真的精神。“科学发现总是赋予那些有准备的人。”他在最后勉励同学们,“一个世界消失,一个世界新生。生命进化是永恒的主题!”

短短40分钟条分缕析、层层递进、引人入胜,可谓是南京大学的精品课程。”听完沈院士的直播课,胡书记不住叫好。他说,沈院士将高深的学识融于通俗的讲解之中、丰富的事实融于生动的故事之中、严谨的态度融于精彩的分析之中,让大家学习了知识、方法和科学家精神,一定能吸引更多有志青年投身古生物学的学习和研究。

课程结束后,胡书记就本科教学和招生工作等相关事宜作重要部署。他高度肯定了疫情期间的本科教学与招生工作,并表示,要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和贯彻落实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推进学校事业发展攻坚战的“两不误、双发力、双促进”,将思想和行动迅速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一刻不松懈地在建设“第一个南大”、推进“双一流”建设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同时,继续深入推进“熔炉工程”,以立德树人为使命,参与人才培养工作的热情不断发扬,参与学校发展公共事务的行动不断坚实。

胡书记进一步提出三点要求:第一,思想在前、勇往直前,深入学习贯彻党代会精神既要凝聚共识,凝聚广大师生支持学校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又要有远见卓识,尽快制定既符合学校实际,又具有前瞻性、引领性的“施工图”,用创新的思维和办法解决高质量发展中的问题,同时要有胆有识,敢于较真碰硬,甘于任劳任怨,将蓝图变为符合预期、又超乎预期的现实;第二,作风扎实、狠抓落实,融合机制、融合过程、融合资源,全面实施“熔炉工程”;第三,坚持高线、守住底线,当前疫情防控形势逐步向好,疫情防控斗争进入关键阶段,守住底线才能坚持高线,坚持高线才能守住底线,走在一线才能保证两线。

胡书记最后寄语“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希望全体教职工在着力内涵式发展、高质量提升的行动中,以拿“云”之志,旺“熔炉”之火,努力使立德树人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