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发布时间:2020-03-03浏览次数:545


寒假期间,外国语学院朝鲜(韩国)语系教师积极参与教务处组织的在线教学培训,遵守网络文明规范,从线下教学转移到线上教学。老师们先后测试了教学立方、腾讯课堂、zoom、腾讯会议、qq群、微信群等平台的效果,选择适合课程的授课平台,提前做好了开课准备。在准备线上教学的过程中,教务处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在qq群第一时间回复老师们提出的问题,帮助大家做好教学准备,尽快适应“主播”新角色。教务系统新增的“课程备注”功能,让同学们可以及时了解所选课程的授课方式和授课平台,为师生沟通起到了积极作用。

吴玉梅老师测试线上教学平台

朝鲜(韩国)语系教师结合不同课型的特点与要求,利用直播、录播等多种手段,配合课件开展教学工作。虽然不能像往常一样与学生面对面交流,但老师们还是通过网络关心学生,了解学生们近期的学习状况与学习需求,解答他们的疑问。

疫情防控时期,朝鲜(韩国)语系并未停止国际化办学的步伐。李锦花、吴玉梅、徐黎明、张会见等老师在国内开展线上教学;尹恩子老师和外教刘素英老师克服时间、地域差异和网络流畅度等问题,在韩国开展线上教学。



外教刘素英老师在韩国开展线上教学

外教刘素英老师制作的课件

南京大学朝鲜(韩国)语系在全国高校首家引进,已持续10年的韩国高丽大学网络视频课程也没有受到疫情的影响,在中韩两国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即将开展线上教学。该课程由高丽大学优秀师资承担授课任务,讲授韩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内容,全程英语授课,以在线同步视频授课的形式进行,同时面向高丽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的本科生。

韩国高丽大学网络视频课程海报

疫情阻挡不了老师们的教学热情与同学们对知识的渴望。线上教学构筑了跨越山川大海的桥梁,让中日韩三国的同学们不受疫情的影响,坚持学习。日本留学生铃木同学和韩国留学生崔同学,分别在日本和韩国坚持线上听课。国内的同学们则坚守家中,认真上好每一门课程。

徐黎明老师进行线上授课

老师和同学们一开始还有些担心进行线上外语教学的效果,但在正式开课一个星期之后,这种担心就完全没有了。相反,大家发现了很多线上教学的优点。由于在家听课,可以反复大声朗读所学内容,而不用担心吵扰到其他人;在教室听课的时候,有时会看不清课件,通过网课可以清楚地看到课件,可以更快地记录老师讲的知识点;如果有没听懂的地方还可以采用录屏形式不断回放;上课时只要打开麦克就可以与老师实时互动,还可以随时运用对话框功能向老师提问。下面一起来听听同学们的听课感想吧。

韩国留学生崔同学:我认为网课是很好的办法,如果不开学,很多人可能会因为学习问题烦恼。但对我来说,老师的声音听得更清楚了。而且,上课时即使是内向的同学也可以比较容易地跟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意见。然后,最近流行的网络播放(比如哔哩哔哩)很新奇,很好玩。韩国大学有也有很多网课,但那些网课没有会议功能,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听课, 所以没有固定的上课时间。对学生来说,可能这种方法更方便。可我觉得,利用像腾讯会议这样的方式组织网课,对学外语的同学更有意义。

师同学:虽然外院的专业课程还是线下互动会更有效率,也更亲切一些,但我竟然也挺喜欢在家上网课的感觉的,因为会有一些有趣的上课体验,比如,经常是老师在上面讲课,我对着电脑隔空点头回应;再如,特别喜欢把内容读出来的我,在网课的时候也可以更加自由地在老师点名朗读课文的人不是我的时候读课文。至于跨专业的其他课程,我觉得网课效果甚至在某种程度上高于线下课程。我个人感觉,上网课比线下上课累多了!!!因为会耗费更多的精力,而且莫名感觉,上网课会更加专心听课,很多课程结合教学立方、腾讯课堂等形式,老师给的资料也可以更加清楚地展示,课程也都有录播,可以回放,很方便自己课后的学习。另外,线上的参与度更高!

日本留学生铃木同学:身为在中日韩三国的大学都学习过的学生,我觉得中国大学最大的特点是“啰嗦”。我所说的“啰嗦”并不是贬义词——当然偶尔真心觉得啰嗦(哈哈)。平时同学们会跟我交流很多事,老师们就像关心家人一样关心所有学生。我觉得这样关系密切的大学,在危急关头的时候能够发挥不少优点,比如说,现在有病毒流行,中国的大学关注所有学生的安全,为了不影响学生的学习,及时开了线上教学。我觉得中国大学在这一点上很有特色。

胡同学:虽然面对着屏幕,但老师们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和我们展开交流。感觉和平时在教室上课相似。而且选课人数还可以更多,课堂资料收发也更便捷。

朝鲜(韩国)语系线上教学已经开展近两个星期了。其实,不论是线下教学还是线上教学,我们的韩窗“乐”读都会高效率地继续下去!


(外新社|朝鲜(韩国)语系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