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发布时间:2020-02-24浏览次数:1056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全国人民以各种方式,为打赢这场与新冠病毒(2019-ncov)之间没有硝烟的战斗而努力着、坚持着。

  为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部全体老师集结动员,在开学前的两周就在微信群里热议各种在线教学的工具,并积极加入教务处建立的在线教学交流群,参与学习和交流。张莉老师还参与到了教务处组建的在线教学买球的app软件下载的技术支持小组的工作中。基础教学部的张莉老师、金莹老师、黄达明老师、张洁老师都曾制作过慕课、微课,数字教学资源的积累丰富,这使得我部在应对本次大规模在线教学时拥有良好的基础保障。老师们集思广益,重点探讨选择何种在线教学方式更适合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课程参与度、如何充分用好已有的各种线上教学资源等。最后,多数老师采取了多方位立体在线教学模式:使用zoom平台进行直播,通过教学立方交流互动和教学资源共享,在qq群发通知并实时答疑,以慕课平台视频作为学习参考,用oj补充练习。也有两位老师基于自己的mooc课程建立了spoc课程。

教学立方上的微课视频列表


python网络课程


python慕课资源


c语言慕课资源

 

 经过一周的教学实践,老师们发现,线上教学拥有一些线下教学不具备的优势。例如,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显著提高。老师们在调动同学上课积极性方面做了很多尝试,除了常规的点名提问之外,还有利用教学立方发起众答、课堂小测、直播间语音以及白板书写或聊天等形式。在原先的线下教学中,可能只有被点到的学生回答问题,而线上教学则学生们人人都能回答。线下教学往往是坐在前排的学生听课积极、回答问题积极,由于这部分学生往往成绩相对较好,回答正确率往往较高,老师容易以为学生都听懂了。而通过目前的在线教学,很多本来发言不太主动的学生由于不在现场,答错也不用担心有失颜面,从而克服了恐惧、忧虑的心理,能够积极提出问题、参与课堂讨论。这有助于老师更全面快速地了解同学们对具体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随时调整上课的节奏。

 与此同时,有老师发现,使用zoom直播平台在直播共享教学课件时,可以开放共享的屏幕。同学们都可以通过这一功能在屏幕上书写和删除信息,在教学过程中随时与老师互动。这就便于老师及时掌握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在听课过程中所存在的疑问,并及时给予解答和释疑。老师还欣喜地发现,通过共享屏幕的使用,自己多了很多“助教”,因为同学们会自发的进行学习研讨和互助。有些简单的问题,其他听课的同学就直接在屏幕上给出解答。对于基础薄弱的同学而言,问题得到了及时的解决;对于基础较好的同学而言,帮助他人的同时也巩固了已掌握的知识;对于老师而言,既节约了课堂的时间,可以扩展讲解更多更深的内容,又实现了个性化的教学,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被充分调动起来,基础差的同学也不再害怕提问,这样就不会因为一个没有理解的概念而影响课堂中很多相关概念或问题的理解,不会形成问题的积累,更不会因此而耽误课程的学习。这在传统线下课堂中是难以做到的。

  随着课程的推进,很多同学也体会到了这种教学方式的好处,提问和答疑更为频繁。上课时的气氛一点都不因大家在天南海北而受到影响,反而更热烈了。参与课堂讨论的同学也更多了,线上课堂不再是老师独自面对屏幕的“独角戏”,大家都有了课堂主人翁的自觉。当然,这都需要老师在上课时能够进行很好的引导,把握好教学的内容主线、维持教学秩序、合理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让在线课堂不再是冰冷的屏幕,而是比线下课堂更有关注度、氛围更热烈的、属于每个学生的个性化课堂。

共享屏幕的师生互动

 

 在线上的上机实践课教学过程中,老师们也总结出了一些新的方法。众所周知,实践教学对于计算机这样的工科类课程是极为重要的,学生只有不断的动手实践,才能掌握程序知识、提升编程能力、培养计算思维,而他们在“新手上路”阶段往往会遇到特别多的问题。传统的实践课堂常常面临效率不高的困扰,同样的问题,可能不止一位同学会遇到,但每一次遇到都需要解答,导致老师、助教重复劳动、疲于奔命。在线教学则通过共享屏幕中的“注释”功能,让每一个同学提出的问题都全体可见,老师只需要依次回答一遍,回答完一个清除一个,从而课堂既有序又高效。


实践教学中的共享答疑

 

 经过这次疫情的洗礼,线上教学已成为基础教学部所有老师和学生所熟知的教学形式。相信这段时间的在线教学实践正逐渐改变着大家的认识,它将对未来教学产生深远的影响,让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更加融合更加紧密。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