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度第2学期城乡规划与设计专业
《数字城市规划与设计》课程网络授课准备和实施情况
祁毅 徐建刚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响应学校要求,《数字城市规划与设计》课程从2020年1月底开始计划,2月初即正式开展视频录制,于2月17日第一周前完成了各项准备工作,至3月31日,课程以网络录播 直播 课后互动的多形式组合授课正常开展。
在课程准备和授课期间,教学小组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努力网络授课中课程存在的各种问题,保证教学的正常进行,尽力提升教学效果。
在课前课程的准备工作中,课程完成了教学形式确定、大量录播视频录制和剪辑、教学测试和网络授课平台准备及向学生通报以便学生做好各项准备的工作。
1.1提前计划安排教学形式
根据疫情发展和国家关于推迟开学、停课不停学的通告和要求,课程自2020年1月底即开始网络教学相关准备,自2020年2月初,课程教学小组在与教务员充分沟通后,商定教学形式为“录播 直播”的方式开展,课后配合课程作业、实验作业反馈互动。
录播:为应对可能的(实际已发生)的网络直播视频卡顿问题,授课教学和实验技术指导部分采用录播,方便学生在遭遇网络中断和阻塞时能够顺利完整播放和回看查阅;
直播:使用zoom平台,同时在每周都设置直播环节,为学生进行答疑、实验指导、实验普遍问题解析、实验作业“现场”批改(视频直播批改作业)。
课后反馈互动:开发、实现和部署在线作业提交应用(程序网站)和反馈(在线文档),方便学生提交作业、了解反馈。
1.2提前进行教学视频录制剪辑
自2020年2月9日起开始录制教学视频,至2020年2月15日已经完成所有主要实验部分指导视频录制和剪辑,总计视频时长约8小时。
课程于2月17日前完成了大量视频录制和剪辑
1.3 “教学立方”平台开课、测试和准备
课程经过测试多个教学平台后,2月10日在南京大学“教学立方”平台开设课程作为基础网课平台,并按照学校教务处要求和学院教务部署,在2月15日进行了教学测试。开课前完成了在教学立方上的教学计划预排,上传了十余次课程的相关课件资源。
课程于2月15日开展了多项授课测试
1.4向学生详细通告教学形式
因本课程每周课时较多(4课时),课程包括授课、实验两大部分,网络授课时也采取直播 录播 课后的多种形式,比较复杂。为方便学生上课,课程通过教学立方平台,向学生详细通报说明了教学形式,集中提供各种资源链接。
课程向学生提供详细的通报并持续更新、汇总最新信息
1.5请学生做好教学准备
课程在授课前在教务处教务系统发布在线授课平台信息(教学立方邀请码),学生至正式授课开始第1日前全部成功加入教学立方课程。课程提前通过教学立方平台向学生发送了所需要的实验用软件资源,同时使用视频连线等多形式进行专项答疑,帮助学生做好教学准备。
课程提前发布向学生提供各项资源以方便学生做好教学准备
自2月17日学期授课开始后,本课程在坚持规划化教学的基础上,克服网络教学的困难,持续加强与学生沟通,根据网络教学情况和学生反馈调整、优化教学形式。
2.1提前安排、完善教学计划,上传丰富的课件材料
课程持续编写和安排教学计划,并坚持提前上传视频、文字、课件材料,设置定时发布。至3月31日,课程已累计安排教学计划24课次,上传课件83个(持续更新、增加中)。
课程已安排教学计划24课次
课程截至日前已上传课件83个
2.2向学生及时通报课程最新情况
网络授课中受各种技术和非技术因素影响,难免存在各种突发状况需要临时微调各项安排。课程通过教学立方平台向学生通报各种情况(推送到微信消息),包括各种资源链接、视频连线互动时间内容微调、技术故障和恢复情况等。
课程累计发布公告消息20余条,计50余次(部分更新消息重用同一个公告条目)
2.3坚持规范签到考勤
课程严格按照教务处要求,进行网上签到,并在教学立方平台留有所有记录,同时记录到在线文档中向学生实时公开。
教学立方平台签到记录(注:系统显示签到率下降是因为有非系统登记人员(如:教务、教学管理和旁听学生)以学生身份加入后不参与正常签到造成,正选学生基本正常签到,个别学生因技术问题或其它问题,采取在平台讨论区跟帖补签的方式签到)
因技术(网络)故障无法在平台系统签到的同学跟帖签到产生记录
2.4坚持每次课安排视频直播互动
至2020年3月31日,课程累计进行zoom视频连线互动约14小时。为学生集中直播问答互动、课程作业选题汇报交流、实验讲授指导、解答问题或“(视频)现场”批改作业。
zoom视频记录(仅包括保存了的部分记录,非完整记录)
2.5在讨论区开贴公开互动,解决公共问题
课程针对共性问题(含学生公开提问)设置讨论贴公开解答。
在教学立方平台讨论区进行公开释疑、答疑
2.6持续与学生开展课后一对一互动
课程截至日前,已累计在教学立方平台以“小纸条”方式先后回答学生个别问题80余次,另通过电子邮件、im软件等多种方式响应、回答学生问题。
教学立方平台答疑记录79条,累计80余次
2.7尽力帮助个别学生解决特殊困难和问题
课程进行中部分学生疑似因所在地区原因遭遇网络技术问题造成视频、音频连接困难,无法正常听课。了解情况后课程老师尽力为学生提供协助,帮助其更好地进行网络课程学习。
向个别地区学生碰到的特殊问题提供协助,帮助其更好地进行网络音视频连线学习
因“教学立方”平台没有提供学生上传作业的功能,无法满足学生实验和其他课程作业的提交。相对传统实验室(机房)指导教学,视频指导的效率受客观条件限制无法达到为所有学生在课内批改完成作业的要求,必须为学生提供课后作业提交的途径。
考虑到本课程实验作业较多,学生单独提交无法避免产生混乱,由组长/班长汇总又会产生额外负担并难以进行快速反馈的问题,课程教师主动投入大量时间精力,自行开发建设实验(作业)上传管理网站,并提供了快速反馈机制,帮助学生学习和修正各次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3.1作业提交网站建设
因“教学立方”平台没有提供学生上传作业的功能,课程教师主动投入大量时间精力,自行开发建设实验(作业)上传网站(应用程序),供学生上传作业并提供记录。
网站地址:
【测试用学号:190000000;口令:123】
赶在正式上课开始前完成并上线作业提交网站(应用程序)
学生不需要注册,凭学号和自设口令即可提交,上传作业后可以查看历次上传情况。
学生作业提交页面
学生上传完成系统反馈历次提交结果
教师登录后可以集中或单独下载批阅作业。
教师登录后可以进行管理和下载
3.2向学生提供公开透明的在线快速反馈
课程向学生提供作业的快速反馈,教师每周多次(截至目前,平均每周完成3次)批改作业后可以即时在线编辑反馈表格,结果将以在线、实时、动态的形式反馈给学生,帮助学生及时认知和纠正作业中存在的问题以跟教师形成教学互动。
课程反馈文档网址:
作业反馈在线文档(教师可在线直接编辑)
作业反馈在线文档(学生可实时在线查看)
截至3月31日,课程共完成5项作业,共完成作业反馈13轮次。
该文档同时可以记录考勤等别的信息,做到对学生公开透明的同时方便教师期末汇总核算成绩。
在线文档可以记录和向学生提供其它信息
综上所述,城乡规划与设计专业2018级本科生《数字城市规划与设计》课程在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课程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改为网络形式授课的准备和教学期间,两位教师和一位助教组成的教学小组投入了大量时间精力,在做好授课工作的同时为学生排忧解难,采取各种方式方法,努力加强与学生互动的频度,针对作业提交、反馈的难题,开发设计了专门的应用系统,以补充现有网络授课平台形式和功能的不足。截止日前,课程网络授课正常开展,师生互动频繁热情,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