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发布时间:2020-04-20浏览次数:934


2020年春季学期,受疫情影响,开学以来学生们一直在上网课,作为需要学生参与实践的课程,怎么上?

未来编辑部是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实践课,新潮团队是未来编辑部的一员。作为一个校园媒体,新潮有40名学生参与,大部分是本科生,也有少量研究生。学生来自多个专业,其中新闻传播学院的学生较多。按照以往在校上课的安排,新潮两周开一次选题会,时间在周六晚上,以便让更多的同学都能参与。选题经讨论确定后,再分组进行采访、拍摄和写稿。

2020年春季学期线上开学的两个月中,新潮将原来的线下选题会搬到了线上。周六晚八点,大家准时在腾讯会议上聚集,召开线上选题会。40名学生分为ab两组,每组轮流报选题,选题会由新潮编委主持,指导老师参与,学生报选题,大家一起讨论。选题确定后,有兴趣参与完成此选题的同学在讨论区报名,很快就组成了采写小分队。

新潮有一个微信群,平时大家会在群里讨论问题,指导老师也会推荐一些文章给大家读。稿件发表后,大家会点赞鼓励,像一个温暖的学习共同体。

在这个特殊的云端学习学期,新潮的同学除了参与未来编辑部“疫情观察”系列报道外,还累计发表原创稿件20篇,不少稿件都获得了较高的阅读量。

(新潮发表的部分稿件截图)


截至416日,已按照两周一次的频率开展了四场选题会。在讨论过程中,提报选题的同学主讲,其他想要发表观点的同学或开麦发言,或在评论区参与讨论。每次选题会的时长保持在一个半小时左右,与线下选题会基本相近。


(选题会截图)


选题会结束后,负责会议记录的责编及时将所确定的选题发在群中,再由每个选题负责的责编建立小组,开始更加具体的讨论。比起以往身处校园的学期,线上采写工作确实面临着不少新问题:难以面采,讨论零碎,课程负担……但每个成员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可能,积极参与讨论、参与选题。

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有部分成员选择外出面采,比如有关餐饮复苏的选题。无法面采,就努力通过线上渠道寻找受访者,未成年人游戏涉黄、线上课程的利弊稿件均来自于此。讨论零碎,就尝试约定固定的讨论时间,或在每个成员有空的时候争取将自己的思考完整表述在讨论组内。部分同学课程负担较重时,则通过成员之间的变通协调,解决问题。

(群内聊天截图)


学生们写完稿件后,提交给指导老师,指导老师会帮助修改稿件,指出问题,有些采访不够深入或稿件存有疑问,老师会要求学生补充采访,有的稿件最多被反复打回三次。老师会在稿件上留下修改追踪,让学生知道自己的写作问题。这种认真态度,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一位学生。

线上实践课,不仅仅是学生参与,老师的积极反馈和指导非常重要。有一期选题是关于校园的影像纪实,由于无法返校,学生很想知道春天的校园是什么样子?校园的猫咪是否安好?于是在南京的指导老师带着相机到校园去拍了照片给学生,让学生们根据这些照片写稿,空荡的校园,安静的教学楼,紧闭的图书馆大门,还有春天盛开的花,晒太阳的猫。

新冠疫情期间,校园媒体实践遇到诸多不便,但居家隔离的日子里,新潮的成员们从未停下思考与交流的脚步。借助网络会议与聊天平台,我们不仅希望尽可能地减少疫情对既定的发稿目标的影响,更希望可以我们的观察采访与文字,记录下我们对疫情的思考。


投稿:新闻传播学院-新潮编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