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发布时间:2021-11-23浏览次数:576


编辑出版学概论”课程是编辑出版学专业的专业核心课,上课学生以编辑出版学为主,同时开放给其他专业学生选修。课程旨在帮助刚进入专业培养阶段的学生了解编辑出版学的发展流变和学科体系,掌握开展出版活动的基本规律和原则,提升出版专业理论素养,为进一步学习或开展编辑出版实务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出版观,在未来的出版工作中,能坚持好以社服务为主、做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均衡。

该课程负责人张志强教授长期从事编辑出版学的研究工作,著有《现代出版学》等著作十余部。张志强教授在“编辑出版学概论”课程长达十余年的课程教学中,将立德树人贯穿课程育人始终,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课程内容,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和探索。在教学中,强调知行合一,做到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相结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出版观。

1:编辑出版学概论课堂

一、通过“前辈引领”,引导学生学习出版前辈的精神

在“编辑出版学概论”课程中,每次课上专门介绍一位中国近现代著名出版人物,如商务印书馆的董事长张元济、中华书局的创办人陆费逵、《生活周刊》的主编邹韬奋等,引导学生学习这些出版家爱国敬业、通过出版推动社会进步的优秀品质,培养学生为国家文化事业奉献的精神。

二、通过“历史启迪”,培养学生爱国与爱专业情怀

在“编辑出版学概论”课程中,对中国古代、近现代取得的辉煌出版成就突出介绍,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如在“出版历史”环节,介绍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中的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在近现代的出版中,介绍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等出版机构的文化贡献,培养学生的专业情怀。

三、通过“讨论提升”,提升学生专业学习的动力

在“编辑出版学概论”课程中,注重通过研讨环节设计,加强学生参与度,提升学生对出版使命与情怀的理解。如在课程板块“出版业的未来”中,设置“中外出版业比较”的讨论,将中国出版业的发展与国家文化软实力相结合,引导学生思考出版业发展与国家文化进步的关系,增加学生学好专业的动力。

四、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全方面提升知识与能力

 “编辑出版学概论”课程通过专家讲座、阅读指导、小组交流、校外参访,并与同名慕课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开展课程育人,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加深学生对专业的理解,全面融通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在课程中,张志强教授带领学生参观金陵刻经处,近距离感受雕版印刷的魅力;拜访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旗下出版社,了解出版物的出版过程及出版物在社会中的作用;参观南京书店,了解出版物的流通过程及在全民阅读中的作用。课程还指导学生自主创办各类出版物,包括印刷型刊物《思文》杂志、“在nju学出版”公众号、《金陵刻经记》电子书等,将课程所学运用到实践中,切实提升学生的理论素养与专业能力。通过多种教学形式的结合,加深学生对编辑出版学专业的了解与热爱。

2:带领修课学生参访出版单位

 “编辑出版学概论”课程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不少选课学生基于“编辑出版学概论”课程讨论环节主题,申请了学校的创新创业项目并获得立项;许多修课学生已成长为出版单位的年轻骨干;部分学生继续深造,被国际顶尖大学录取为博士研究生。课程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国内外大赛,获得过如“第二届两岸电子书创意大赛优秀奖”等多项奖励。“编辑出版学概论”课程被评为南京大学“百”层次优质课程,同名慕课于2020年上线,截至目前已有上千人选修了该课程,选课学生给出了5星好评。2021年,该课程被评为江苏省本科一流课程。(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