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讲座《走进非洲的青山》。在这次活动中我们很有幸的请到了陈见星先生来为我们讲说他心中的坦桑尼亚。参与人数100人。同学们很向往非洲的青山,所以在这次讲座中收获颇多,更有了对于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整体的认识。
2. 讲座《引力与引力波》。我们紧跟时事,在美国团队发现引力波时就请到了谢懿老师为我们详解引力和引力波。参与人数80人。谢懿老师幽默风趣,同学们都很喜欢这种科普形式
3. 讲座《公羊春秋与王莽》。武黎嵩老师在这次研讨中为我们详解了公羊春秋和王莽,不同于历史普及,这次研讨更加具有深度,让同学们在知识的纵向培养方面非常有收获。
4. 讲座《文化、情感、意义》。我们很有幸请到了成伯清教授为我们深度解析《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这本经典之作,参与人数达到了120人。大家非常喜欢成老师渊博的学识和幽默的语言风格,让同学们对经典的感悟更深一层。
5. 讲座《人工智能》。参与人数50人。在alphago击败李世乭之后,我们发现同学们对人工智能颇有兴趣,所以请到了计算机科学系的俞老师为我们详解计算机领域中的人工智能。为我们普及了知识同时有了对人工智能进一步的深思。
6. 讲座《前瞻中国环境领域发展》。参与人数30人。左玉辉教授对“十三五”的详解让我们看到了环境领域发展的前景,也让我们对环保这个话题更多了一份认识
7. 讲座《曾国藩的读书与读书方法》。参与人数50人。陈仲丹老师是研究曾国藩的专家,他对曾国藩读书方法的解读让所有听众获益良多,不仅学习了一代名臣的读书方法,还审视了自己读书中存在的问题。
8. 沙龙研讨《20世纪中国历史的再认识》。参与人数30人。与学院联手合办的沙龙是面向同学们的一种研讨形式,同学们在沙龙上畅所欲言,交换思想,非常热情积极。最后李里峰老师的点评画龙点睛,点出了问题的重点也升华了我们的认识。
9. 参访左涤江天文台,参与人数100人。
10.讲座《海上述林——民国的大学生》,我们邀请梁晨老师为大家做一场关于上海民国大学的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