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发布时间:2016-09-18浏览次数:1231

 

金陵十二钗副册和又副册中都有谁

数学系   王沛铎   151110059

悦读导师:苗怀明

《红楼梦》[1]第五回写贾宝玉在梦游太虚幻境时于“薄命司”中看了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又副册名单。虽然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的人物都已明了,但作者在第五回中并没有对副册和又副册中所收录的女子留下太多的线索。

在原书中出现的又副册和副册中的判词有以下三个:

第一:“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连。”可以明显地看出,判词所指之人正是晴雯。首先,判词第二句说道“心比天高”。在红楼梦第三十一回中,宝玉因为晴雯失手将扇股跌折而叹“蠢材”的时候,晴雯不仅不认错,反而冷声嘲讽,把宝玉“气的黄了脸”,后来竟将袭人也暗讽了一通。而“身为下贱”则是指晴雯的出身贫贱。关于“风流灵巧招人怨”,红楼梦七十七回中写“王善保家的去趁势告倒了晴雯”,第七十八回中贾母说:“但晴雯那丫头我看他甚好”“这些丫头的模样爽利,言谈针线多不及他,将来只他还可以给宝玉使唤得”。而“寿夭多因诽谤生”便是指她因为王善保家的告倒而被赶出大观园然后病死一事。“多情公子空牵连”指宝玉在晴雯死前出园探望一事。此外,又副册中画的“一床破席”指晴雯被赶出大观园后临死之前的情景,一簇鲜花则照应了第七十八回中的《芙蓉女儿诔》。

第二:“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可惜公子无缘。”判词所说的是袭人。袭人是宝玉丫鬟中地位最高的,也是被王夫人极为看重的。而且袭人的性格也如判词所写,处事不愠不火。而“堪羡优伶有福”指第一百二十回袭人嫁给蒋玉菡一事。

第三:“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枯木,致使香魂返故乡”所说的是香菱。荷花即莲花,而香菱正是甄士隐的女儿,乳名英莲。“平生遭际实堪伤”是指香菱一生凄苦。小时被人贩子拐卖,后来虽找到一个爱她的冯渊,却又因冯渊与薛蟠发生冲突***而成为薛蟠的妾,但薛蟠好色,故她后来又遭冷落欺凌……“致使香魂返故乡”指一百二十回甄士隐所说香菱难产而死之事。

上面是作者在书中明确提到的副册和又副册中的三个判词。然而在副册和又副册中,应该还记录了很多其他的女子。首先,从副册和又副册中已知的人物来看,又副册中记录的应该是贾府之中地位较高并且有独特性格的丫鬟。而副册中记录的应该是与宝玉同龄但在作品中出现频率不是很高的女孩子或与袭人拥有相同地位的妾。其次,此司名为薄命司,记录的应当是薄命之女子。所以副册和又副册中的女子必须要满足上面的两个条件。

我认为有可能出现在又副册中的一个人便是金钏。金钏和晴雯的性格有些相似,遭遇也略有相像。首先他们都是贾府中地位比较高的丫鬟。晴雯是贾宝玉的贴身丫鬟,而金钏是王夫人的贴身丫鬟。此外,金钏和晴雯一样都是心气高的人。在三十二回中,金钏因为不愿被赶出贾府而投井自杀,这是因为她不想背负坏名声,不想丢脸出丑。金钏之死与晴雯之死,都是因为王夫人而发生。同时,金钏也是“薄命”,是符合“薄命司”的条件的。

另外一个可能出现在又副册中的人便是鸳鸯。在一百十一回中,鸳鸯上吊自杀,跟着秦可卿去了太虚幻境。首先鸳鸯作为贾母的贴身丫鬟,在贾母活着的时候有着很高的地位。贾母死后,她自知由于贾赦的存在和贾府的日渐式微,她很难再保全自己。她不愿意“受这样的折磨”,“还不如死了干净”。于是上吊自杀。鸳鸯也满足上述条件。因此,鸳鸯也应该是又副册中的一人。

其次我认为,尤二姐会出现在副册之中。第一,尤二姐是贾琏的妾,而且是宁国府尤氏的妹妹,是一个有一定地位的人。但进入贾府之后被王熙凤使手段,最终吞金自杀。她也是符合条件的。

此外,我推测尤三姐也有可能出现在副册之中。虽然尤三姐不是贾家任何男性成员的妻妾,而且曾有过放荡的名声。但是尤三姐与贾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此外,尤三姐在柳湘莲反悔婚约时拔剑自杀,同时展现了贞烈的一面。因此,她也满足入选条件。虽然尤三姐的地位不及尤二姐,但仍有可能位列副册之中。

此外有可能位列又副册的人还有可能是麝月、司棋、紫鹃等。有可能位列副册的人还有薛宝琴和邢岫烟等。虽然以上几人貌似并不符合“薄命”的条件。但是,一如苗老师所讲,《红楼梦》的主题之一便是青春。按照曹雪芹原来的构想,贾府最终会落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结局。“树倒猢狲散”之后,这些姑娘们势必不会再过以前那么有闲情雅致的生活。他们的青春将会走向一个不完美的结束。这便是青春的“薄命”。

然而癸酉本出现,其一百零八回的情榜中也公布了金陵十二钗副册和又副册的人物。如果此本确为红楼梦手抄本的话,那么关于副册和又副册的人物问题也就会得到解决。

以上便是我对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副册和又副册中人物问题的思考。



[1]若未特别注明,本文中注明“原书”处和关于红楼梦原文的引文全部引自曹雪芹高鹗 《红楼梦》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5月北京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