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发布时间:2016-09-27浏览次数:647

 

《中国文学欣赏举隅》读书札记

工程管理学院 曾科  151271003

悦读导师:张伯伟

联想与比拟

王建《宫词》

幽闭深宫的宫女,由于失去了人身自由和生活幸福,总是愁多欢少。《宫词》多处写到她们的无聊与苦闷。这是宫里一片冷落之处,几株桃树已经绿叶成荫,树下一位宫女在怅望。用残红写春尽花残,既点明季节,又渲染了气氛。一个字不仅写出了宫女抬头、低头以及环顾的动作,还起了刻画心理状态的作用,春,一年年过去了,宫女怎能不心绪茫然?        

此时诗人没有继续着笔于花落伤心,而是笔锋一转,以桃花喻宫女,已受皇帝宠幸的她却过分承恩,目的是贪图结子,没有想到一旦五更风起,就会如残红般零落一地。宫女不甘心年华消逝,但幽闭宫中,一切都成了泡影。这首诗实是怨极而悲的无奈之语。

周密《清平乐》

词中女主人公看到桃花的开放凋零,想到自己现在的境遇,不禁勾起无限的思远怀人之情。下片进一步阐发了上述的这份情怀。看看芳草平沙,游鞯犹未归家,巧妙化用《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之意,自然贴切,让人回味无穷。芳草平沙春草萋萋,而游鞯犹未归家就是王孙游兮不归。两句的意思就是:看着眼前的萋萋春草,游子还没有归家。自是萧郎飘荡,错教人恨杨花二句可谓新颖独特,杨花抛家傍路飘荡性情,尽人皆知;而萧郎飘荡更甚于随风飘荡的杨花!错恨杨花,其实真正恨的却是萧郎,女主人公的怨恨之情溢于言表。

脉注与绮交

欧阳修《醉翁亭记》

融抒情、写景和叙事于一体,文笔非常简洁,善于概括,而不失之笼统,只须一二字,便可以取得形神兼备的效果。南宋的朱熹曾说:欧公文亦多是修改到妙处。顷有人买得他《醉翁亭记》原稿,初说滁州四面有山,凡数十字。末后改定,只曰环滁皆山也五字而已。可见欧阳修是如何的讲求精炼。醉翁亭的朝暮四时的景色,只各用了一句,便包括无遗。醉翁亭的游人,只写了负者行者,再加上伛偻提携,便表现出往来而不绝的盛况。再如第二段写山景朝暮的晦明变化,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说太阳一出,林间的雾气就消散了;云烟聚合,山谷就变得昏暗起来。这里用了四个词,都是表形态或明暗变化的,放在一起,使静境变为动境,传达出种跳荡变幻的生气。

魏武《短歌行》

《短歌行》中字出现三次,成为贯穿全诗的诗眼,也是曹操英雄气概的最好体现,忧思中,呈现给读者的是一个饱经忧患、真诚恳切的老者形象,尽显明主风度,全然没有了战场上硝烟的味道,也没有了军事里奸诈的阴霾,是最真心的表白,最实意的胸怀。第一段两个忧思难忘。何以解忧一前一后,再加上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感慨,再加上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形象比喻,给全诗奠定了一种悲凉的气氛。然而这一悲凉,不是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的及时行乐的思想,不是不知老之将至的消极嗟叹,他对汉末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现实担忧, 他又看到晨风吹干的露水,想到人生短暂,想到时间紧迫,他的人生几何的慨叹,是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积极态度,这一人生几何不能不说是渴望建功立业的老者发自心底的最良心的呐喊,怎能不对这种英雄之气油然而生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