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发布时间:2016-11-29浏览次数:526

1126晚,北风寒冽,仙2-303多媒体教室却格外温馨,不时传出会意的笑声。经典悦读之《呐喊》《彷徨》悦读课程,正在此时举办一次别开生面的“《呐喊》《彷徨》趣味悦读比赛”。此次活动由课程指导教师、长江学者王彬彬教授亲自策划,助教郭帅博士具体主持,并邀请数位文学院研究生到场任学术指导,共有70多名同学参与比赛,经过激烈角逐,最终40名同学获得由教务处提供精美文具奖品。

此次比赛题目,由王彬彬教授与助教根据此前数次与同学们的交流情况而拟定,难度适当,又兼顾趣味,答题环节分为必答题、抢答题、限答题、深度题、经典段落拼图题等多样题型,共计60余道。此次比赛由到场的文学院研究生担纲评委,同学之间展开互评,使广大同学积极参与进来,并吸引了其他非选课同学的参与。

趣味悦读比赛开始前,助教申明了此次悦读比赛的目的,即更加灵活多样促进同学们阅读经典丰富精神世界,同时也表达了王彬彬教授对同学们参与比赛的期待。在简要介绍规则后,比赛正式开始。只见同学们目不转睛地盯着大屏幕闪现出的一道道题目,时而运筹帷幄,时而攒眉深思,时而下笔飞快,时而起立抢答,当看到“孔乙己一共欠了多少文钱?”“阿q从尼姑庵偷吃了什么?”“《在酒楼上》鲁迅点的什么菜?”“《故乡》中鲁迅和闰土相见时,闰土几岁?”等文学细读问题时,现场爆发出一阵阵笑声。当看到“促使鲁迅弃医从文的事件是什么?”“海归鲁迅一共留学多少年?”等抢答题时,同学们见仁见智,踊跃按动抢答器。当看到“鲁迅去世时上海民众送的仪仗上面写的什么字?”“鲁迅小说中最深沉的批判是什么?”这类题目时,同学们又陷入沉思。在经典段落拼图环节,当同学们看到耳熟能详的经典段落“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才从字缝里看出两个字是‘吃人’……”,大家的记忆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在答题纸上飞快地把深深印刻在脑海中的鲁迅原文一字不差地回现出来。最为有趣的是在限答题环节,这个环节采取不记名不计次抢答轮答,答对题目现场颁奖,这个环节共有8名眼快手快脑筋更快的同学,在大家的羡慕和掌声中拿走了丰富的奖品。

《呐喊》《彷徨》趣味悦读比赛一共进行了3个小时,最终在《素时锦年》的音乐声中尘埃落定,来自匡亚明学院的徐文昕以91分的高分获得了比赛第一名。此次比赛得到了教务处的重视和大力支持,现场奖品种类丰富,大文件夹、订书机、南大logo书签、软皮笔记本、签字笔、答题卡专用笔等精致而又实用的奖品,由比赛专门邀请的现场学术指导文学院研究生颁发给获奖同学。

赛后,同学们的情绪仍然高涨,纷纷向主持活动的助教表示感谢,并希望能够多多举办这种活动。在线上qq群的交流中,同学们纷纷表示“辛苦王老师和助教的啦”“真是一门走心的课程”“这是我参加的最棒的课”“没想到读鲁迅还能这么读”。王彬彬教授在听取了助教郭帅博士汇报此次比赛以及同学们的踊跃表现后,认为这次比赛是“悦读经典”的一次很好的体现,他对现在的90后、00后青年学生仍然热爱悦读热爱鲁迅著作而感到欣慰。


(大屏幕)


(助教讲解规则)


(教务处提供的丰富奖品)


(同学们目不转睛盯着大屏幕)


(抢答,这个题把大家逗笑了)



(结束与颁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