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发布时间:2016-12-07浏览次数:3249

《美的历程》——从魏晋风度说起


文学院151010033屈伸

《美的历程》中最打动我的是魏晋风度一章,我从上中国古代文学开始就为阮籍所感动,但是很不巧的是,阮籍的痛苦似乎从来没有被全方位地解读过,人们读他的诗,感叹他的才情,但很少有人把他作为一个生活中的人来看,但是《美的历程》给了我一个清晰的新的视角,从人的角度来解读魏晋时期的风度。

在章节内部,作者按照美学的分类将魏晋时期的艺术分为了“人的主题”、“文的自觉”与“阮籍与陶潜”三部分,前两部分是按照文学与艺术的关注点为主的,第三点则是结合艺术家本身。其次,在每个部分的内部,为了便于阅读,作者都会联系该思想的演变历程,再梳理一遍思想的来源与发展。比如关于“人的主题”,作者就提到:“(它)确实有一个历程。它开始于东汉末年。埋没了一百多年的王充的《论衡》被重视和流行,标志着理性的一次重新发现。”这种对于演变历程的简明概述提高了可读性,让思维被打断后能够轻松地重新连接起来。

在魏晋一章中,作者主要强调了生命无常与社会变迁中人们对于生活和人生的热爱,这样一种角度,不是从艺术表面出发,而是深深地蕴藏在其内部,抛开了艺术的表现形式与手法而直指其理念,是一个很深入的眼光。

我一向很喜欢魏晋风度,尤爱阮籍,因为我总觉得阮籍其实是一个现代化的人。在那个动荡的时代里,他的身上有太多种不同的身份,为了生活,他面对不同的人要使用不同的得体姿态,而面对他最亲近的人,他才能做回他自己,他的下棋、饮酒、吐血都是他面对不同人所表现的不同面,这令我感到触动,也是我所理解的人的本质。对于一个现代性的人,他是有很多不同的面和身份的,阮籍是一个母亲的儿子、同好的友人、政治的异见者,作为一个专业的现代人,他需要在不同的场景里表现出应有的反应。当他与友人相处,下棋是有规则的,所以他坚持下完棋,当一局棋结束,他回归了儿子的身份,他伤心吐血。他对于世俗社会丧礼的礼节是漠视的,因为他在意的是亲情。他其实是很清醒的,因为他分得清社会需要的儿子和自然关系中母亲需要的儿子究竟是什么样。其实我一直也不理解为什么社会要为母子关系赋予这么多规矩和礼节,礼节所约束的关系不是情感的关系,而是一种形式,是一种在外人看来的形式,并不具有那么多充沛的真情,更像是一种表演,真正有感情的母子关系是亲情关系,不是形式。所以有真情的阮籍选择了真情而非形式,是一种高明的得意忘言、得鱼忘筌。他的情真和意切令我感动,他对于不同角色之间的分配和转换也令我伤感。作为一个现代人,我们身上的角色更加复杂,面对不同的角色,人们表现出了不同的面,在复杂的情绪中挑选最为合适的展现,而只有在亲情中,人的情感才能得到最真实释放。阮籍的吐血和大哭是压抑后的释放,在我看来他不仅在哭自己的母亲,他更多的在释放自己的压抑了许久的真情。就像小孩撞伤了在母亲怀里哭一样,他痛,他委屈,他哭着哭着就想到了更多值得哭的东西。所以阮籍是真性情的,也是现代的,在他身上我看到了千千万万个人,从古至今的许多人。

《美的历程》也是第一本我所看到的关注到人内心纠结的一本书,所以我喜欢它,因为有共鸣。书里说:“表面看来潇洒风流,骨子里却潜藏深埋着巨大的苦恼、恐惧与烦忧。”当书从这样一种角度来解读魏晋风度时,目光就不仅仅局限于表面的狂傲,而是对人内心对于生的渴望与热爱的一种回归,这也是书中所写的“更多地发现魏晋风度的积极意义和美学力量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