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发布时间:2021-12-06浏览次数:1071

按照《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教学计划,12318:30《大学生劳动教育》慕课线下答疑交流会于仙ⅰ-206教室成功举办。本科生院劳动教育相关负责老师、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任课教师和来自于各个书院的80多名学生参加了交流会。

本科生院综合办公室主任王栋老师向大家介绍了南京大学《大学生劳动教育》课程开设的思路和做法,南京大学是目前c9高校中率先上线《大学生劳动教育》慕课的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理论部分的重点在于培养同学们对劳动教育重要性及其内在价值的意识,在此基础上实践课程的开展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胡大平老师指出劳动教育课程开展的目的在于激发大家重新思考何谓劳动?进行怎样的劳动?如何在劳动过程中创造自我价值?在民族复兴飞跃发展的理想下,前辈们通过艰辛的劳动创造了今天的伟大成就,而身处民族复兴新阶段的我们,更要通过劳动拼搏奋斗将自身打造成于社会国家有所贡献之人,共同实现伟大理想,通过劳动实现马克思所言超越束缚与限制、更加自由全面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这门课程通过向同学们介绍人类历史发展过程及现阶段的劳动交往形式与保障发展等,力图在知识分享与交流碰撞中产生思想火花,帮助同学们深入思考并贡献有益社会的劳动力量。


接下来,马克思主义学院武海宝老师、周瑞瑞老师、李乾坤老师分别就所承担课程讲授部分,分别与同学们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劳动观”、“新中国劳动教育的历史与逻辑”、“劳动观念的历史演变与劳动的社会形式”等问题的核心线索进行了讲解。


在答疑交流环节中,来自各个书院的同学们积极踊跃地就自身对于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理解、《大学生劳动教育》慕课的学习体会、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观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这门课程,让自己对劳动有了全新的认识,特别是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观之上体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有了更为生动的体会。

 



交流会最后,本科生院李灿老师对下一阶段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项目的相关安排向同学们进行介绍,并指出劳动教育慕课的开展助于同学们意识的提高与素质的全面发展,希望在未来的理论与实践学习中,同学们能够对劳动有一个更加深入的思考。


此次《大学生劳动教育》慕课线下答疑交流会为学生在课程理论学习过程中的困惑与问题提供了一个直接高效的平台,学生们的反馈,也将有效帮助课程团队进一步打造高质量、强吸引力的课程。


(马克思主义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