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发布时间:2021-12-30浏览次数:1125


1225日下午,修读《科学之光——信息技术的物理基础》、《科学之光——物理改变世界》以及有训书院的部分21级新生应邀来到鼓楼校区参观物理学院的实验室,感受物理带来的乐趣。

尽管正处于南京最冷的时间,同学们还是不畏严寒,从仙林校区按时赶到了鼓楼校区的唐仲英楼集合,按照提前公布的分组找到了各自的队伍。当天是周六,但是物理学院的研究生学长学姐还是坚守在实验室里忙碌,前来参观的同学们也深受感染,不禁对带队讲解的学长学姐们更多了一份敬重。

首先大家来到张翼老师组,正在做实验的研究生学长非常热情地接待了众人,给大家介绍了分子束外延与角分辨光电子能谱的相关知识,向好奇的大家详细地解释实验室中每一个精密仪器的用途。对大家提出的问题也进行了一一解答,大家听学长的精彩讲解入了神,甚至超出了预定的时间,最后才依依不舍离开。

然后大家来到了同一层楼的宋凤麒老师的实验室。负责讲解的师兄给大家介绍了关于原子制造方面的知识,深入浅出的讲解引起了大家的强烈兴趣,更深化了大家对物理学和科学的认识。

随后大家来到丁海峰老师的课题组。丁海峰老师的研究方向是磁性纳米材料的制备和性质表征。课题组的学长给大家介绍了几种制备过程中的常见方法,例如磁控溅射、物理气相沉积等等,还向大家展示了课题组进行相关实验的精密仪器。

接着大家按照安排来到了曹毅老师的课题组。曹毅老师的研究方向是主要研究方向是单分子生物物理,蛋白质折叠,生物分子的自组装,生物纳米技术,生物医学材料等的研究。组里的组员向我们详细地介绍了单分子的制备以及表征的相关知识,还为同学们展示了他们用几种不同的方法测试出的单分子的性质的结果图,同学们对于这一交叉学科充满了好奇心,围着学长问了很多基础知识,学长对大家进行了耐心地解答。

来到闻海虎老师的实验室,负责讲解的学长首先给大家展示了超导体磁悬浮小车在一个圆形跑道上的无摩擦运动,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有几位同学还自己动手尝试了移动小车。随后学长又向我们展示了超导体扫描隧道显微镜,有些知识储备的同学和学长讨论了一些一类超导体和二类超导体的问题,大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架势。

在缪峰老师的实验室中,学长向大家一一讲解了关于介观物理尺度上的量子器件的制备和表征的仪器。虽然超净间无法进入,学长也通过摄像头画面给我们展示了其中的精密仪器,并且表示欢迎大家进组了解相关知识。

冒着寒冷,大家来到了位于北园内部的物理楼。首先参观的是李绍春老师组。课题组的组员向我们介绍了他们组的扫描隧道显微镜,这种显微镜利用量子力学中的隧穿效应来探测物质结构,能够看到单个原子大小的尺度,同学们对这台高端仪器充满了好奇。

爬上一层楼,高力波老师课题组的组员热情地接待了我们。高力波老师的研究方向是二维材料,学长向大家介绍了课题组在制备石墨烯为代表的二维材料的领域的杰出实验成果。

不知不觉来到了本次参观的最后一个实验室,吴兴龙老师的课题组。吴兴龙老师主要从事半导体纳米结构电子和声子特性的实验和理论研究。几位学长热情地向我们展示了三间实验室中的不同仪器,简单介绍了它们各自的原理。

由于同学们对各个课题组的研究方向的浓厚兴趣,每个实验室都“纠缠”着学长们不停地问问题,本次参观活动超出了原本的预期,一直进行了接近三个小时,虽然大家都有些疲惫,却都真真切切感受到了物理和科学的魅力,而各个组里浓厚的学术氛围、严谨求实的态度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作为物理人应该拥有的素质。大家依依不舍地踏上归途,结束了这次参观之旅。

本次的实验室参观涉及到许多不同的课题方向,让刚进入大学的新生们感受到了科学的多样,零距离地接触到了真正的科研生活,对自己未来有了更加清晰的规划,更感受到了科学的魅力。毫无疑问,此次活动是成功且十分有意义的。

(图文:景永鑫、韦巍、黄振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