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期对课程进行全面梳理评价的基础上,结合2021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落地落实,1月14日上午,本科生院、创新创业与成果转化工作办公室召开创新创业课程建设经验交流会,分享课程建设经验,研讨下一阶段如何进一步提升创新创业课程质量。本次会议通过线上线下同步方式开展,由本科生院教育教学发展与评估中心主任施林淼主持。
创新创业与成果转化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古公亮首先对《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进行了解读,并从支持师资培训、教学方法改革、考核方式改革、课程成果孵化等方面介绍了双创办对创新创业课程建设的支持举措。
本科生院教学运行服务中心主任董婷回顾了南京大学创新创业课程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探索过程,并从新时代一流本科教育的要求出发,介绍了教学基本规范的意义、怎样执行教学规范等。
本科生院教育教学发展与评估中心主任施林淼结合2021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简要介绍课程梳理情况,并从契合人才培养目标、潜移默化推进课程育人、对照《南京大学创新创业课程质量标准(试行)》开展课程建设等提出双创课质量提升建议。
双创课任课教师作经验分享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王自强、艺术学院李牧、南京市委党校苏瑞娜三位老师分享了创新创业课程建设经验。王自强老师分享了他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再认识,讲述了这十多年来双创教育由“形”至“术”发展至今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精神为“道”的切身体会。他提出研究型大学的双创课应通过加强思创融合、专创融合,涵育学生面向未来的责任与担当,培养以“真、善、美”为内核的创新能力。
李牧老师围绕双创课程的根本目标,以经过三年打磨不断完善的“民俗与设计”课程为例,分享了通过融入课程思政元素,丰富教学内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结合“五育并举”设计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改革考核方式激发学生创造力等多种举措,全方位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后取得的成果,并通过科研与教学的融合,逐步优化课程,为学生从容面对智能时代的挑战提供人文支持。
苏瑞娜老师结合所讲授的“青年创业项目选择与经验分析”课程,分享了自己对于如何通过课程帮助学生增强跨越校园生态与社会生态之间的信息鸿沟的能力;如何帮助学生明确面向社会需求做好知识储备;如何整合校外资源与学生需求进行课程设计等问题的思考,从不同角度为校内外双创课任课教师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提供了参考。
课程建设经验分享结束后,主讲嘉宾和现场参会教师进行了交流研讨。
(图文:宣晓庆、许梦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