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南京大学本科教育战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起好步、开新局,持续推进“熔炉工程”和“三元四维”人才培养新体系建设,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培根铸魂,不断强化青年思想引领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引领青年,组织青年学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生日常教育管理服务全过程。组织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开展“习党史、强信念、勇力行、献华章”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主题教育活动;搭建“党史 ”立体化育人矩阵,打造“新青年·习党史”纽扣课堂全3季45讲,网络浏览量超1500万次;举办“百年心曲颂华章”音乐党史大课堂等全校性学习教育活动60余场,吸引学生超6万人次。
二、凝心聚力,持续巩固“熔炉工程”建设成果
进一步落实《南京大学“熔炉工程”建设工作方案》,以“十大”育人体系为基础,推动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成立南京大学“三全育人”工作委员会,制定委员会工作规程,完善立德树人工作的体制机制。学校入选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学生宿舍公共空间升级改造等各项学生社区建设全面启动;着力“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五育融合”的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进一步完善,入选教育部2021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
三、落地落实,“三元四维”人才培养体系开新篇
聚焦育教融合、未来引领、目标导向、梯度衔接,启动实施2021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加大政策供给,进一步优化配套机制,修订学生教育教学管理文件,加强课堂教学过程管理,完成课程梳理评价,开发院系本科教育教学发展指数;加大资源供给,由院士、长江学者等领衔的“科学之光”育人课程开设17门,美育6门核心课程全面铺开,国标舞特色品牌课程提档升级覆盖1200名学生,《大学生劳动教育》慕课正式上线,首个“小蓝鲸劳动月”举行,“一二课堂贯通”工作启动。
四、夯土筑基,打造高水平育人新平台
建设一流专业,新增23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持续保持入选率100%;培育拔尖人才,新增8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持续保持入选率100%,目前我校共有14个基地入选,总数位列全国高校第二;强化交叉培养,“计算机金融实验班”成为江苏省首个双学士学位复合人才培养项目。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获批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项目,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共建“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
五、守正创新,课程教材建设取得新成果
全方位深化课程思政改革,举办“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路径”专题研讨会,2门本科课程入选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全面提升教材建设质量,在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评选中,2位教师获“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称号,由我校教师主编或独立编写的4种本科教材获全国优秀教材(高等教育类)一等奖、6种本科教材获二等奖,成绩在全国名列前茅;全力推进教学改革研究,9个项目入选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10个项目入选“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研究课题。
六、携手并进,本科教育教学队伍共发展
聚焦立德树人,推动本科教育教学各支队伍协同发展。推进教师教学动力机制2.0建设,出台《南京大学本科教育教学荣誉体系建设方案》,王守仁教授获第三届“杰出教学奖”,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荣获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的“工人先锋号”称号,第一届南京大学教师教学竞赛成功举办。强化两员队伍建设,通过举办辅导员、教务员系列专题培训,组织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评选辅导员年度人物、开展教务技能测评等活动,提升辅导员、教务员的职业素养、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
七、双高协同,招生工作再上新台阶
深化“0年级计划”,与多所高品质高中开展“双高”衔接课程建设,承办江苏省普通高中与高校协同创新发展研讨会暨“双高”协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示范校启动仪式。开展“强增长极”苏州校区系列宣传活动,邀请重点省份重点中学实地考察新校区,组织4149名志愿者回访全国917所中学,推出“南望·苏州”征文专题和相关文创产品。多省份录取分数线创新高,新高考省份衔接平稳,“点亮你的无限宇宙”2021年录取通知书火爆全网。
八、优化生态,注入心理育人新合力
发布《南京大学关于全面加强心理育人工作的实施意见》,体系化提升学生身心健康。以五育并举构建阳光校园,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德智体美劳活动,在“5·25”心理健康节及“暖冬校园”中组织游园会、趣味运动会、短视频大赛、沙龙、讲座、团体辅导、艺术疗愈等各类型活动近百场;以关爱学生构建暖心校园,每个院系建立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室、聘任心理辅导员,强化心理委员培训,定期举办心理育人工作坊,建立有温度、有深度、有广度的关爱体系。
九、精准支持,引导学子淬炼本领强能力
精确服务,持续完善二维四象限学业支持体系,开展学业预警及帮扶,举办“南雍同行”自我探索等系列活动,超过2000学子获益。精心指导,全校本科生参与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竞赛146个,获省部级以上奖项563项,其中国际级149项、国家级243项、省部级171项,获奖学生达1561人次。此外,南大学子在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金奖2项,延续我校每届都收获金奖的优秀成绩;在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全国决赛中获特等奖3项,数量位居全国高校第二。
十、融通推成,两院建设进入新阶段
在前期整合组建的基础上,本科生院、新生学院进入稳步发展阶段。本科生院按照“融、通、推、成”的理念与方式,优化职能,迭代规章,稳步打造更科学、更高效、更友好的聚合式、精细型行政服务管理机构;新生学院紧扣“八个全面”工作内容,落实育教融合,在“五育”载体、新生适应转化机制、师生成长与创新共同体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在书院内涵建设中进一步深化“大先生”领航大学生的育人理念,潜心构建开放的文化场、活跃的思想场、和谐的生态场。